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园地>儿童健康

爱耳日|听力筛查不通过,一定是耳聋吗?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7日 点击数: 字号:

2025年3月3日第26个全国爱耳日

主题为

“健康聆听,无碍沟通”

关注听力健康,

从你我做起。


耳朵的构成

耳朵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听觉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位于内耳,因此耳又叫位听器。也有人将外耳和中耳列为位听器的附属器。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两部分。


护耳指南


婴幼儿:


听力筛查是关键。新生儿需在出生后72小时内完成听力初筛,早期发现先天性耳聋。

青少年:


远离“娱乐性噪声”戴耳机打游戏、蹦迪等高分贝娱乐活动是青少年听力下降的主因。因此要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


老年人:


别把耳聋当“自然衰老” 老年性耳聋可借助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改善生活质量,拖延治疗易引发抑郁、认知障碍。 



听力损失的偏见与误解


听力筛查不通过,一定是耳聋吗?


一种情况是,孩子确实听力没有问题,只是筛查时,有些干扰因素会“冤枉”了宝宝。但还有另一种情况是,有些遗传性耳聋的孩子,出生时仅表现为轻度听力下降,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声音的确有反应。但是,轻度的听力障碍也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育。如果因为觉得孩子对声音有反应,而不再去复查,容易漏诊轻中度听力障碍的孩子。

父母听力正常,孩子出生后听力就一定正常吗?


遗传性耳聋绝大部分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母只是携带者但不表现出疾病状态,各自携带同一个基因上的一个致病突变,孩子完全正常的可能性为25%,成为携带者的可能性为50%,出现耳聋的可能性为25%。


听力检查没过,为何孩子对声音是有反应的呢?

轻中度听力障碍也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语言发育。如果自以为孩子对声音有反应就没事,不复查,容易漏诊轻中度听力障碍的孩子。


你以为孩子听力“没问题”,就是真的没问题吗?


在许多家庭中,父母通过日常的互动来观察孩子的听力情况,但有时候,这些观察可能会误导我们。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听力检查,宝宝听不到、听不清,就往往要等到发现“不会说”时,家长才如梦初醒,为时晚矣。  


更多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