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龄童误吞纽扣电池,多学科合作成功解除危机
6月27日,我院小儿外科团队联合综合内科团队上演一场紧张的生命救援。一名3岁幼儿在家中误吞CR2032型号纽扣电池,从吞入纽扣电池到来我院小儿外科就诊已间隔2天。
经CT影像学检查显示,这枚直径约2厘米、厚度3毫米的纽扣电池正滞留在患儿胃内。这颗小小的电池,在幼儿胃中每多停留一分钟,就如同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微型炸弹”,危险不断加剧。纽扣电池一旦接触人体体液便会发生短路,短短2小时内就会开始腐蚀胃黏膜。倘若胃壁不幸被强碱性电解液灼穿,穿孔、大出血等致命后果将接踵而至,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
在明确检查结果后,小儿外科团队立即启动了绿色通道应急机制。面对这一紧急状况,小儿外科陈瑾瑜主任果断决策:“必须立即将电池取出,一刻也不能耽搁!”时间就是生命,患儿随即被紧急送入综合内科内镜室开展手术。综合内科团队的医护人员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仅仅用了十余分钟,他们便成功使用异物钳牢牢套住那枚危险的电池,并小心翼翼地经食道将其安全取出。术后检查显示,患儿胃黏膜仅轻度充血,未形成深层损伤,此次多学科联合救援成功将患儿从危险边缘挽回。
这场成功的急救行动,得益于医护人员快速的反应、精准的判断和精湛的技术,在“黄金时间窗”内成功拆除了威胁患儿生命的“炸弹”。它再次为广大家长敲响了警钟:守护好奇心旺盛的幼儿,必须时刻绷紧安全弦,将那些潜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微小威胁”彻底隔绝在孩子可触及的范围之外。预防,永远是保障儿童安全最坚固的第一道防线。
“小异物”潜藏“大杀机” ,医生紧急提醒
综合内科副主任颜强强调,纽扣电池因体积小巧、外观似 "糖果" 或 "亮片",极易被幼儿误吞,其危险性远超普通异物:
致命风险:
纽扣电池在体内泄漏的腐蚀性化学物质危害极大,远非普通小物件可比。 数小时的延误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死亡。
急救原则:
一旦发现或高度怀疑孩子误吞纽扣电池,无论孩子当时有无不适症状,都必须 立即前往最近具备儿童内镜救治能力的医院急诊!切勿尝试催吐或等待自行排出,这只会浪 费时间增加危险。
预防措施:
☑严格保管:将遥控器、电子秤、玩具等含纽扣电池的物品存放于儿童无法触及处,废旧电池需用胶带粘贴正负极后投入有害垃圾箱。
☑加强看护:幼儿探索期需重点清理地面、沙发缝隙等活动区域的小物件,杜绝安全隐患。
☑安全教育:对适龄儿童开展基础安全教育,明确告知电池等物品的危害性。供稿:综合内科 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