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园地>急救知识

揭秘急性心梗急救的致命误区VS正确指南,你做对了吗?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5日 点击数: 字号: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急性心梗)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通常由冠状动脉突然堵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此病发病迅速且剧烈,若不及时正确处理,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然而,在紧急情况下,一些错误的急救方式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延误治疗。以下是关于急性心梗错误的急救方式及正确做法的科普。


心梗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

胸痛胸闷+大汗,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表现是在胸部正中,或者在胸部中间偏左部位出现剧烈疼痛,范围至少一个巴掌大小。伴压榨感或紧缩感,这种胸痛、胸闷像胸口放了块大石、或用胶带缠了几圈,大汗淋漓、有濒死感,还常伴有莫名的恐惧、焦虑感。

现实中急性心梗的胸痛症状,一般超过15分钟甚至数小时以上且不会自行缓解,服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也无效。

注意:

并不是所有心梗都是胸痛。胸痛胸闷是典型的心梗表现,当然也有不典型的,心梗可以表现为从下牙以下,到肚脐眼以上,身体各个部位的疼痛和不适,比如下牙痛、下颌痛、颈部不适、肩背部不适、后背痛、腹痛、左侧胳膊疼痛等很多表现。


错误的急救方式


自行前往医院

错误做法:部分患者可能选择自行驾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

危害:在前往医院的过程中,由于体力活动和情绪波动,可能增加心脏负担,扩大心肌坏死面积,甚至引发心跳骤停。


盲目服用药物

错误做法:未经医生指导,擅自服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

危害:硝酸甘油可能降低血压,对于已出现低血压的心梗患者,可能加重病情。所以,最好在测量血压后,真正确定血压不低再吃。如果没有测量血压的条件,就不要盲目服用。

阿司匹林虽可预防血小板聚集,但不适用于非心梗引起的胸痛,且对于血压过高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可能会导致脑出血。


使用非专业急救手段

错误做法:如掐人中、拍背、喝热水等民间急救方法。

危害:这些方法无法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反而可能延误正规救治时间,加重病情。


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

错误做法:在发病时尝试通过大口呼吸、用力咳嗽等方式缓解症状。

危害:情绪激动和身体活动都会提高心脏耗氧量,加重病情。


正确的急救方式



保持冷静,平卧休息

做法:让患者立即平卧,双腿稍稍抬高,减少体力消耗和心肌耗氧量。保持冷静,避免情绪激动。


拨打急救电话

做法: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向医护人员报告患者病情和现场位置。在等待救援时,保持电话畅通,以便医护人员随时联系。


松解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做法:松开患者的领口、腰带等紧身衣物,确保呼吸道通畅,避免限制呼吸活动。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做法:如果患者身边备有硝酸甘油等药物,且血压正常,可在医生电话或视频指导下舌下含服一片。但务必注意监测血压,防止低血压发生。阿司匹林等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进行心肺复苏

做法:如果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复苏措施。同时,检查患者的脉搏和呼吸,以确保复苏是否有效。在公共场所,如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应尽快使用。

积极配合专业救治

做法:急救人员到达后,应积极配合他们的救治工作。将患者平稳、迅速地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总之,急性心梗的急救需要迅速、准确和专业的处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提高警惕,了解心梗的症状和急救知识。一旦遇到心梗患者,应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遵循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急救。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心梗的发生。

更多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