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新生儿科与小儿外科紧密协作,成功抢救一名出生仅2个多月,因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致休克的危重患儿。经多学科联合救治及微创手术,患儿体重从入院时的2.775公斤增至3.815公斤,现已顺利康复出院。
频繁呕吐致体重骤降、生命垂危
患儿出生后频繁呕吐,入院时体重较出生时下降近12%,出现重度营养不良、代谢性碱中毒,甚至呼吸骤停。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若未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60%。新生儿科迅速启动抢救,通过呼吸机辅助通气、精准液体管理和营养支持,稳定患儿生命体征,为手术争取时机。
精准施救稳定生命体征
病情稳定后,小儿外科接力,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幽门狭窄。术中意外发现患儿存在双侧腹股沟斜疝,医生果断在同一台手术中一并处理。1.5小时手术出血量不足2毫升,既避免二次创伤,又降低麻醉风险。
术后,新生儿科持续开展营养支持与喂养训练,患儿呕吐症状消失,奶量显著提升,体重在住院期间增长达37%。
此次救治彰显了我院在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多学科联合诊疗及微创外科领域的实力,也为更多患儿带来新的希望。
专家解读:早诊早治是关键
新生儿科林妃红主任介绍:“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期常见消化道畸形,若延误治疗可危及生命。该病例的成功救治,得益于新生儿科危重症抢救技术、多学科快速协作以及微创技术的精准应用。”
小儿外科陈瑾瑜主任补充道:“术中同时处理隐匿性腹股沟疝,体现了全面负责的诊疗理念。腹腔镜技术创伤小、恢复快,适合低体重危重患儿,我院小儿外科已为数十名先天性发育畸形患儿实施手术。”